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时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
“自找苦吃”,就要在磨砺中坚定理想、砥砺品质、锻炼本领,走向理想彼岸。青春,不仅是那股积极向上的少年心气,也少不了这道苦味的“成长剂”。
“五一”期间,两位中国90后在各自领域创造了历史,赢得世界赞誉。丁立人手执象马,面如平湖,成功“加冕”为国际象棋史上第17位世界棋王;张之臻挥拍奔跃,矫健坚毅,频频突围闯入网球马德里大师赛男单八强。另外,前不久,浙江小伙吴易昺夺得中国大陆男子网球首个ATP巡回赛单打冠军。5月3日,致力于前沿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的浙江大学吴丹教授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些都是当代青年的杰出成就。
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他们作为“这一届”年轻人的杰出代表,张扬出了青春的锐度。拿下比赛之后,丁立人让人意外的并不是大胜后的雀跃,而是“好好哭了一场”。无论国际象棋还是网球,任何一种比赛,本质上都是同对手和自我的双重较量、身体和内心的双份“煎熬”。丁立人的眼泪既见证了成功的荣光,更见证了数十年的刻苦训练、艰苦拼搏。尽管如今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早已今非昔比,“自找苦吃”仍然是青年走向成功、赢得未来的“金钥匙”。
志从苦中砺。“自找苦吃”不是被动受苦,而是主动在困难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段在困难中磨砺意志的佳话。去起粪就得把鞋子脱了,把裤腿挽起来,光着脚跳进去用铁锹一锹一锹往上起,冰碴把腿和脚划出一道道血印子……和青年朋友谈心时,习近平常用亲身经历勉励青年。正是有这样的经历,让他养成甘于吃苦的奋斗精神和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
如今,我们拥有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机会少了,但是“拼一拼”“闯一闯”的志气不能丢。年轻人在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的过程中,可能也有磕磕绊绊和困惑,但是只要有这股“敢吃苦”的精气神,就能找到答案。
才从苦中长。“自找苦吃”不是为苦而苦,而是坚持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人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只有和群众实践相结合,才能把书里的水分挤掉,得到知识干货。面对社会、面对基层,一些具体问题在书本上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吃苦的过程,也是走向实践的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自控能力、坚持能力、交流能力、深度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可以帮助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干部领悟生活真谛、增强本领才干、提升生命价值。
功从苦中建。“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而是坚定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在运动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无数建功立业者的经历表明,当个人追求与国家需求同向发力时,奋斗的成就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华。“自找苦吃”,要善于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蓝图”。
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相信“这一届”年轻人中将涌现更多像丁立人、张之臻这样的“后浪”,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